鹬蚌相争文言文原文 “今者臣来,过易水。蚌方出曝,而鹬啄其肉,蚌合而箝其喙。鹬曰:‘今日不雨,明日不雨,即有死蚌!’蚌亦谓鹬 曰:‘今日不出,明日不出,即有死鹬!’两者不肯相舍,渔者得而并禽之。今赵且伐燕,燕赵久相支,以弊大众,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。故愿王之熟计之也!”惠 王曰:“... 《矛与盾•韩非子》文言文 “ 吾盾之坚 , 物莫能陷也 。”又誉其矛曰:“ 吾矛之利 , 于物无不陷也 。”或曰:“ 以子之矛 , 陷子之盾 , 何如 ?” 其人弗能应也 。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,不可同世而立。 注释 1、矛: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,矛的基本形制有狭叶、阔叶、长叶、叶刃... 刻舟求剑文言文原文 “是吾(wú)剑之所从坠。”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(yǐ),而剑不行,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! ————节选自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 注释 1.涉–渡,由后文的“舟”得出。 2.者–……的人... 学弈文言文原文 非然也。 注释 弈:下棋。(围棋) 弈秋:秋,人名,因他善于下棋,所以称... 《伯牙绝弦•吕氏春秋》文言文 “善哉,峨峨兮若泰山!”志在流水,钟子期曰:“善哉,洋洋兮若江河!”伯牙所念,钟子期必得之。子期死,伯牙谓世再无知音,乃破琴绝弦,终身不复鼓。 注译 绝 :断绝 善 :擅长,善于。 鼓 :弹。 志在高山 :心里想到高山。 哉... 《杨氏之子•世说新语》文言文 “此是君家果。”儿应声答曰: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。” 《杨氏之子•世说新语》文言文翻译 在梁国,有一户姓杨的人家,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,非常聪明。有一天,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, 恰巧他... 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原文 “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,而日中时远也。” 一儿以日初出远,而日中时近也。 一儿曰:“日初出大如车盖,及日中则如盘盂(yú),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?” 一儿曰:“日初出沧(cāng)沧凉凉,及其日中如探汤,此不为近者热而... 郑人买履文言文原文 “吾忘持度(dù)。”反归取之。及反,市罢,遂(suì)不得履。 人曰:“何不试之以足? ” 曰:“宁(nìng)信度,无自信也。” 注释 1.郑: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,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。 2.欲:将要... 《吴起守信•龙门子凝道记》文言文 “诺,期返而食。”起曰:“待公而食。”故人至暮(1)不来,起不食待之。明日早,令(2)人求 (14)故人。故人来,方(3)与之(4)食。起之不食(19)以俟(5)者,恐(6)其自食其言也。其为信(11)若此,宜其能服(1... 精卫填海文言文原文 “精卫”,其鸣自詨(音同“笑”)。是炎帝之少女,名曰女娃。女娃游于东海,溺而不返,故为精卫,常衔西山之木石,以堙(音同“音”)于东海。漳水出焉,东流注于河。——《山海经》 字词翻译 1、曰:叫作...
《矛与盾•韩非子》文言文 “ 吾盾之坚 , 物莫能陷也 。”又誉其矛曰:“ 吾矛之利 , 于物无不陷也 。”或曰:“ 以子之矛 , 陷子之盾 , 何如 ?” 其人弗能应也 。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,不可同世而立。 注释 1、矛: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,矛的基本形制有狭叶、阔叶、长叶、叶刃... 刻舟求剑文言文原文 “是吾(wú)剑之所从坠。”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(yǐ),而剑不行,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! ————节选自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 注释 1.涉–渡,由后文的“舟”得出。 2.者–……的人... 学弈文言文原文 非然也。 注释 弈:下棋。(围棋) 弈秋:秋,人名,因他善于下棋,所以称... 《伯牙绝弦•吕氏春秋》文言文 “善哉,峨峨兮若泰山!”志在流水,钟子期曰:“善哉,洋洋兮若江河!”伯牙所念,钟子期必得之。子期死,伯牙谓世再无知音,乃破琴绝弦,终身不复鼓。 注译 绝 :断绝 善 :擅长,善于。 鼓 :弹。 志在高山 :心里想到高山。 哉... 《杨氏之子•世说新语》文言文 “此是君家果。”儿应声答曰: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。” 《杨氏之子•世说新语》文言文翻译 在梁国,有一户姓杨的人家,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,非常聪明。有一天,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, 恰巧他... 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原文 “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,而日中时远也。” 一儿以日初出远,而日中时近也。 一儿曰:“日初出大如车盖,及日中则如盘盂(yú),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?” 一儿曰:“日初出沧(cāng)沧凉凉,及其日中如探汤,此不为近者热而... 郑人买履文言文原文 “吾忘持度(dù)。”反归取之。及反,市罢,遂(suì)不得履。 人曰:“何不试之以足? ” 曰:“宁(nìng)信度,无自信也。” 注释 1.郑: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,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。 2.欲:将要... 《吴起守信•龙门子凝道记》文言文 “诺,期返而食。”起曰:“待公而食。”故人至暮(1)不来,起不食待之。明日早,令(2)人求 (14)故人。故人来,方(3)与之(4)食。起之不食(19)以俟(5)者,恐(6)其自食其言也。其为信(11)若此,宜其能服(1... 精卫填海文言文原文 “精卫”,其鸣自詨(音同“笑”)。是炎帝之少女,名曰女娃。女娃游于东海,溺而不返,故为精卫,常衔西山之木石,以堙(音同“音”)于东海。漳水出焉,东流注于河。——《山海经》 字词翻译 1、曰:叫作...
刻舟求剑文言文原文 “是吾(wú)剑之所从坠。”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(yǐ),而剑不行,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! ————节选自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 注释 1.涉–渡,由后文的“舟”得出。 2.者–……的人... 学弈文言文原文 非然也。 注释 弈:下棋。(围棋) 弈秋:秋,人名,因他善于下棋,所以称... 《伯牙绝弦•吕氏春秋》文言文 “善哉,峨峨兮若泰山!”志在流水,钟子期曰:“善哉,洋洋兮若江河!”伯牙所念,钟子期必得之。子期死,伯牙谓世再无知音,乃破琴绝弦,终身不复鼓。 注译 绝 :断绝 善 :擅长,善于。 鼓 :弹。 志在高山 :心里想到高山。 哉... 《杨氏之子•世说新语》文言文 “此是君家果。”儿应声答曰: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。” 《杨氏之子•世说新语》文言文翻译 在梁国,有一户姓杨的人家,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,非常聪明。有一天,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, 恰巧他... 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原文 “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,而日中时远也。” 一儿以日初出远,而日中时近也。 一儿曰:“日初出大如车盖,及日中则如盘盂(yú),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?” 一儿曰:“日初出沧(cāng)沧凉凉,及其日中如探汤,此不为近者热而... 郑人买履文言文原文 “吾忘持度(dù)。”反归取之。及反,市罢,遂(suì)不得履。 人曰:“何不试之以足? ” 曰:“宁(nìng)信度,无自信也。” 注释 1.郑: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,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。 2.欲:将要... 《吴起守信•龙门子凝道记》文言文 “诺,期返而食。”起曰:“待公而食。”故人至暮(1)不来,起不食待之。明日早,令(2)人求 (14)故人。故人来,方(3)与之(4)食。起之不食(19)以俟(5)者,恐(6)其自食其言也。其为信(11)若此,宜其能服(1... 精卫填海文言文原文 “精卫”,其鸣自詨(音同“笑”)。是炎帝之少女,名曰女娃。女娃游于东海,溺而不返,故为精卫,常衔西山之木石,以堙(音同“音”)于东海。漳水出焉,东流注于河。——《山海经》 字词翻译 1、曰:叫作...
学弈文言文原文 非然也。 注释 弈:下棋。(围棋) 弈秋:秋,人名,因他善于下棋,所以称... 《伯牙绝弦•吕氏春秋》文言文 “善哉,峨峨兮若泰山!”志在流水,钟子期曰:“善哉,洋洋兮若江河!”伯牙所念,钟子期必得之。子期死,伯牙谓世再无知音,乃破琴绝弦,终身不复鼓。 注译 绝 :断绝 善 :擅长,善于。 鼓 :弹。 志在高山 :心里想到高山。 哉... 《杨氏之子•世说新语》文言文 “此是君家果。”儿应声答曰: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。” 《杨氏之子•世说新语》文言文翻译 在梁国,有一户姓杨的人家,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,非常聪明。有一天,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, 恰巧他... 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原文 “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,而日中时远也。” 一儿以日初出远,而日中时近也。 一儿曰:“日初出大如车盖,及日中则如盘盂(yú),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?” 一儿曰:“日初出沧(cāng)沧凉凉,及其日中如探汤,此不为近者热而... 郑人买履文言文原文 “吾忘持度(dù)。”反归取之。及反,市罢,遂(suì)不得履。 人曰:“何不试之以足? ” 曰:“宁(nìng)信度,无自信也。” 注释 1.郑: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,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。 2.欲:将要... 《吴起守信•龙门子凝道记》文言文 “诺,期返而食。”起曰:“待公而食。”故人至暮(1)不来,起不食待之。明日早,令(2)人求 (14)故人。故人来,方(3)与之(4)食。起之不食(19)以俟(5)者,恐(6)其自食其言也。其为信(11)若此,宜其能服(1... 精卫填海文言文原文 “精卫”,其鸣自詨(音同“笑”)。是炎帝之少女,名曰女娃。女娃游于东海,溺而不返,故为精卫,常衔西山之木石,以堙(音同“音”)于东海。漳水出焉,东流注于河。——《山海经》 字词翻译 1、曰:叫作...
《伯牙绝弦•吕氏春秋》文言文 “善哉,峨峨兮若泰山!”志在流水,钟子期曰:“善哉,洋洋兮若江河!”伯牙所念,钟子期必得之。子期死,伯牙谓世再无知音,乃破琴绝弦,终身不复鼓。 注译 绝 :断绝 善 :擅长,善于。 鼓 :弹。 志在高山 :心里想到高山。 哉... 《杨氏之子•世说新语》文言文 “此是君家果。”儿应声答曰: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。” 《杨氏之子•世说新语》文言文翻译 在梁国,有一户姓杨的人家,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,非常聪明。有一天,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, 恰巧他... 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原文 “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,而日中时远也。” 一儿以日初出远,而日中时近也。 一儿曰:“日初出大如车盖,及日中则如盘盂(yú),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?” 一儿曰:“日初出沧(cāng)沧凉凉,及其日中如探汤,此不为近者热而... 郑人买履文言文原文 “吾忘持度(dù)。”反归取之。及反,市罢,遂(suì)不得履。 人曰:“何不试之以足? ” 曰:“宁(nìng)信度,无自信也。” 注释 1.郑: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,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。 2.欲:将要... 《吴起守信•龙门子凝道记》文言文 “诺,期返而食。”起曰:“待公而食。”故人至暮(1)不来,起不食待之。明日早,令(2)人求 (14)故人。故人来,方(3)与之(4)食。起之不食(19)以俟(5)者,恐(6)其自食其言也。其为信(11)若此,宜其能服(1... 精卫填海文言文原文 “精卫”,其鸣自詨(音同“笑”)。是炎帝之少女,名曰女娃。女娃游于东海,溺而不返,故为精卫,常衔西山之木石,以堙(音同“音”)于东海。漳水出焉,东流注于河。——《山海经》 字词翻译 1、曰:叫作...
《杨氏之子•世说新语》文言文 “此是君家果。”儿应声答曰: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。” 《杨氏之子•世说新语》文言文翻译 在梁国,有一户姓杨的人家,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,非常聪明。有一天,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, 恰巧他... 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原文 “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,而日中时远也。” 一儿以日初出远,而日中时近也。 一儿曰:“日初出大如车盖,及日中则如盘盂(yú),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?” 一儿曰:“日初出沧(cāng)沧凉凉,及其日中如探汤,此不为近者热而... 郑人买履文言文原文 “吾忘持度(dù)。”反归取之。及反,市罢,遂(suì)不得履。 人曰:“何不试之以足? ” 曰:“宁(nìng)信度,无自信也。” 注释 1.郑: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,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。 2.欲:将要... 《吴起守信•龙门子凝道记》文言文 “诺,期返而食。”起曰:“待公而食。”故人至暮(1)不来,起不食待之。明日早,令(2)人求 (14)故人。故人来,方(3)与之(4)食。起之不食(19)以俟(5)者,恐(6)其自食其言也。其为信(11)若此,宜其能服(1... 精卫填海文言文原文 “精卫”,其鸣自詨(音同“笑”)。是炎帝之少女,名曰女娃。女娃游于东海,溺而不返,故为精卫,常衔西山之木石,以堙(音同“音”)于东海。漳水出焉,东流注于河。——《山海经》 字词翻译 1、曰:叫作...
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原文 “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,而日中时远也。” 一儿以日初出远,而日中时近也。 一儿曰:“日初出大如车盖,及日中则如盘盂(yú),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?” 一儿曰:“日初出沧(cāng)沧凉凉,及其日中如探汤,此不为近者热而... 郑人买履文言文原文 “吾忘持度(dù)。”反归取之。及反,市罢,遂(suì)不得履。 人曰:“何不试之以足? ” 曰:“宁(nìng)信度,无自信也。” 注释 1.郑: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,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。 2.欲:将要... 《吴起守信•龙门子凝道记》文言文 “诺,期返而食。”起曰:“待公而食。”故人至暮(1)不来,起不食待之。明日早,令(2)人求 (14)故人。故人来,方(3)与之(4)食。起之不食(19)以俟(5)者,恐(6)其自食其言也。其为信(11)若此,宜其能服(1... 精卫填海文言文原文 “精卫”,其鸣自詨(音同“笑”)。是炎帝之少女,名曰女娃。女娃游于东海,溺而不返,故为精卫,常衔西山之木石,以堙(音同“音”)于东海。漳水出焉,东流注于河。——《山海经》 字词翻译 1、曰:叫作...
郑人买履文言文原文 “吾忘持度(dù)。”反归取之。及反,市罢,遂(suì)不得履。 人曰:“何不试之以足? ” 曰:“宁(nìng)信度,无自信也。” 注释 1.郑: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,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。 2.欲:将要... 《吴起守信•龙门子凝道记》文言文 “诺,期返而食。”起曰:“待公而食。”故人至暮(1)不来,起不食待之。明日早,令(2)人求 (14)故人。故人来,方(3)与之(4)食。起之不食(19)以俟(5)者,恐(6)其自食其言也。其为信(11)若此,宜其能服(1... 精卫填海文言文原文 “精卫”,其鸣自詨(音同“笑”)。是炎帝之少女,名曰女娃。女娃游于东海,溺而不返,故为精卫,常衔西山之木石,以堙(音同“音”)于东海。漳水出焉,东流注于河。——《山海经》 字词翻译 1、曰:叫作...
《吴起守信•龙门子凝道记》文言文 “诺,期返而食。”起曰:“待公而食。”故人至暮(1)不来,起不食待之。明日早,令(2)人求 (14)故人。故人来,方(3)与之(4)食。起之不食(19)以俟(5)者,恐(6)其自食其言也。其为信(11)若此,宜其能服(1... 精卫填海文言文原文 “精卫”,其鸣自詨(音同“笑”)。是炎帝之少女,名曰女娃。女娃游于东海,溺而不返,故为精卫,常衔西山之木石,以堙(音同“音”)于东海。漳水出焉,东流注于河。——《山海经》 字词翻译 1、曰:叫作...
精卫填海文言文原文 “精卫”,其鸣自詨(音同“笑”)。是炎帝之少女,名曰女娃。女娃游于东海,溺而不返,故为精卫,常衔西山之木石,以堙(音同“音”)于东海。漳水出焉,东流注于河。——《山海经》 字词翻译 1、曰:叫作...